第十屆廣州軌道交通展iMetro將于2022年11月23-25日在廣交會展館盛大登場。該展會憑借歷經10年的行業深耕和資源積累,已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亞洲地區軌道交通行業高度影響力和燈塔性的供需對接全生態B2B平臺,也是一年一度軌道交通業界全方位、多維度交流與合作的橋梁和紐帶。
作為中國軌道交通行業年度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中國廣州國際軌道交通產業展覽會iMetro,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由政府和廣州地鐵領銜主辦和最早倡導及落實“智慧軌道交通”概念場景化展示的展會,其權威性和號召力不容置疑。iMetro以參展商項目場景化落地為己任,歷屆展會品質無可挑剔,參展體驗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以其首屈一指的前瞻性、專業性和完整性的展出陣容,成為軌道交通各相關方及時跟進最新發展、趨勢的最佳選擇。展會歷經10年快速發展,歷屆好評如潮,業績斐然,已為數千家軌道交通供應商與眾多軌道交通業主單位提供高效且卓越的商貿洽談、項目對接、技術交流、科研共建等軌道交通行業全生態立體化、全方位、多維度的產業整體發展綜合體。
參加交通展的優勢:
本屆展會以“多網融合,跨域聯合,數智結合”為辦展主題,以新基建和十四五規劃等加速軌道交通國內大循環為主軸,在多種市場利好因素交匯疊加背景下,獲得業界強烈反響和積極參與。預計展出面積25000多平米,10大主題展區,將有來自全球各地約200多家軌道交通行業知名企業和品牌璀璨亮相,為業界帶來覆蓋鐵路、地鐵、有軌電車、輕軌、磁懸浮等軌道交通全產業鏈各制式的最新建設規劃、技術裝備和整體解決方案。
高流量一直是廣州軌道交通展至關重要的屬性標簽,也是業界踴躍參與的根本依據。一眾頭部品牌領銜參展,其中包括中車、中交、中國鐵建、中船、霍尼韋爾、格力、華為、寶武集團等等,也不乏包括佛山地鐵、東莞地鐵、昆明地鐵、合肥地鐵等業主單位以采購對接專區的形式率先入駐。
搭建商優勢:
上海信可威展覽展示服務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展廳設計、展覽展示活動策劃、展臺設計搭建的展覽公司,擁有強大的管理設計團隊,及跨地區的協調能力,充分發揮北京公司、深圳公司、武漢公司、成都公司、上海公司、香港公司、杭州公司和大連、重慶、寧波等地戰略伙伴的區域聯動優勢,以及設施 配備優良的信可威制作工廠、專業的施工團隊、精湛的施工工藝,為客戶全國市場的拓展提供全方位服務。以誠立信、以信樹本,信可威有著一支年輕的、充滿活力的、深諳市場規律的專業化、高素質的團隊, 堅信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憑借深厚的設計實力和專業化的服務為客戶量身打造深具 自身魅力的市場價值的經典形象。
9月28日,株洲博物館、株洲美術館新館正式開館。株洲博物館、美術館新館位于天元區神農湖畔,總建筑面積20516平方米,包括自然地理、歷史文物、民俗文物和美術精品四大主題陳列展廳。新館展陳以文物藏品為核心,結合情景復原再造模式,輔以現代聲光電效果,系統呈現了株洲的自然資源、人文歷史、民俗文化和藝術精品。
12月26日,國學文化教育展在市展覽館開展,共展出唐詩、宋詞、元曲中的經典作品100首。作品融合了中國古代繪畫藝術、書法藝術,并配以精彩賞析短文,完美展示了“唐宋元一脈相承,詩書畫三絕合璧”的藝術。展覽由市文旅局主辦,2020年1月5日截止。圖為觀展市民正在用手機拍攝自己喜歡的作品。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又稱廣州近代史博物館)是中國地方專門性博物館。1957年籌建,1959年建成開館。該館館址面積約2000平方米。是一座中間大廳、繞以回廊、兩層圓頂的建筑。它原是清末廣東咨議局。辛亥革命后,廣東人民在這里召開大會,宣布反清獨立。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在這里舉行宣誓就職典禮。1925年9月底,成為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所在地。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和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等重要會議在這里召開,毛澤東主編《政治周報》時在這里辦公,譚延闿、李富春主辦的中國國民黨政治講習班和何香凝主辦的中國國民黨婦女運動講習所在這里上課。它是大革命時期一個重要的革命舊址。
選擇專業的展覽設計公司,例如信可威展覽展會設計搭建公司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CLE展會:更注重品牌展示和授權合作,設計上可以強調品牌的專業性和親和力。例如,使用品牌色彩作為主色調,設置洽談區和展示區,方便與潛在合作伙伴溝通。
由于AR技術的顛覆性和革命性,AR技術獲得了大量關注。蘋果公司CEO庫克曾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的 AR 技術并不足以用一種高質量的方式在設備上運行。增強現實技術會持續在蘋果的產品上被突出,它的影響勢必深遠。但 AR 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展成熟,使用什么方式將內容展示在用戶面前,并將盡可能多的功能集成在簡潔輕便的設備上,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為宣傳展示錫林浩特市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錫林浩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正式開館。
近日疫情在國內初步得到了控制,各省市也下發了針對聚集性活動的指導文件,指導意見中“采取預約、限流等方式,可舉辦各類必要的會議、會展活動等”,所以各大博物館也開始了線上+線下展廳相結合的方式開放給游客們,疫情的出現加快了博物館數字化進成,尤其那些還沒數字化的博物館等展館,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未來肯定是兩種方式相結合來提高游客不同體驗,目前,數字化技術已經在博物館及展覽館等諸多場所實現,而且效果很好,對于線上這種方式,來看看最近實施比較好的博物館,近日,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籌備,濱海新區博物館順利完成數字化,虛擬展廳近日正式上線。體驗者用手機即可訪問濱海新區博物館的虛擬展廳進行參觀。